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公交资讯 > 西安市 > 正文

经过三年努力西安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初成 市民选择更多出行更方便

发布时间:2015-12-07  来源:

温馨提示:打开微信 - 点击右上角 + 号 - 添加朋友, 搜索 jiaotongxing 或者 交通出行网,添加关注,获取最新公交线路换乘、调整变更改线等信息!

  2012年10月,西安被交通运输部确立为全国第一批“公交都市”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之一。积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,西安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核心,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,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为抓手,以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为目标,扎实推进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,全面开展国家“公交都市”创建工作。
  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,目前西安市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、常规公交为网络、微型公交+慢行交通为补充“四位一体”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客运体系。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与长途客运、机场、国铁联系衔接日趋紧密,依托内联外接、四通八达的全国一流路网,借助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,西安市民出行换乘变得更加方便、快捷。
  “过去出门只能坐公交或打车,但现在还可以选择地铁或自行车,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,我感觉现在的出行真的很方便。”住在曲江的张莉女士说,过去到曲江的公交车非常少,现在有了直接和地铁衔接的微型公交161路和曲江旅游环线,进城消费随时都可以走,尤其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后,骑车逛曲江既环保又健身,生活也更加舒心。
  公交新增更新车辆4400多辆
  “过去不光线路少,公交车也少,好不
  容易来一辆车,大家都使劲往上挤。”68岁的李建奎老人回忆说,因为感觉每辆车都非常拥挤,而且不挤你根本就上不去,所以大家把坐公交不叫坐公交,而叫挤公交。但自从公交实行刷卡优惠后,他发现公交车好像比以前增加了不少,感觉也没有那么拥挤了。尤其自西安实施“公交都市”以来,他感觉这几年公交线路越来越多,车辆也在不断增加,而且车况也逐年改善,公交车明显比过去好坐多了。
  “刷卡之前,公交车日客运量在200万人次左右,但近年来已经迅速突破400万人次。”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随着客流不断增加,西安市大力推行公交优
  先战略,并取得骄人的成绩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随着西安市公交运输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,2012年10月,西安被交通运输部确立为全国第一批“公交都市”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之一。积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,西安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核心,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,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为抓手,扎实推进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,全面开展国家“公交都市”创建工作。
 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,西安市先后新开、调整公交线路160余条,新增、更新公交车4400多辆,开通解决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的微型公交线路40多条,极大地改善了市民出行。努力适应新时期市民早晚高峰的乘车需求,目前公交总公司每日早晚高峰,在600路、215路、700路、40路等22条线路增发24条112部区间车,缓解了16个大客流站点乘客疏散问题;在14路唐兴路-小寨、313路万寿路-西太路公交枢纽、308路纬什街-外事学院北校区、312路起重机厂-世家星城、261路公交六公司西区-锦业路西口和240路火车站-白鹿原公交枢纽站等7条线路,开通大站快车线路,加快车辆周转速度,有效提升公交出行效率。助力缓堵保畅,公交总公司已开通草滩原区、马腾空定制公交,与高新开发区社会事业、浐灞管委会规划局、西安科技大学等十五个单位开展相关调研,增开了行政中心班次、线路,和发往市政设施局、港务区等7个单位的班车。
  随着市委、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公交的投入,近年来西安市已先后建成纺织城、红旗西路和航天等23个公交枢纽站,新增枢纽站面积281.2亩,新增停车位1393标台。随着全市公交场站增至45个,目前公交车辆进场率由2011年的38%,提高到现在的45%;西安中心城区公交站300米和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50%和100%,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6%,西安市公交保障能力跃居全国先进地位。
  地铁步入建设运营开发新常态
  “地铁有自己专属的线路,在地下行驶不受地面红绿灯的影响,只要坐上车,时间基本是可控的。”家住长安、上班在龙首村附近的罗宇介绍说,2011年地铁二号线开通试运营,他已经不开车了。每天早上从家门口坐公交到会展中心,然后换乘地铁出行,他感觉很方便。
  去年二号线南段通车后,他下楼就到地铁凤栖原站,地铁随之成为他“进城”的首选:“二号线南段开通,我每天早上至少能多睡半个小时,尤其不用赶车,没有等车的焦虑和堵车的烦恼,出行方便,人也轻松了很多。”
  “没通地铁以前,我习惯打车,每月出行费用都在六七百元。改坐地铁后,我感觉出行成本至少节约一半。”家住三桥的顾亮在五路口附近上班。地铁一号线开通之前,嫌等公交车浪费时间,他经常打车。地铁一号线开通后,他从家门口上地铁,在五路口下车,再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单位。“坐地铁比出租车快,而且还便宜。”顾亮说,现在只要外出,他都尽可能选择地铁,除了经济实惠,地铁乘车环境对他来说,也是一种享受。
  “2011年二号线开通初期,单日客流量是很少能超过20万人次,但随一号线开通,客流量是已呈几何数字激增。”市地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尤其是二号线南段通车后,随一、二号线形成的网络进一步扩大,目前周内线网单日客流量保持在90万人次左右,周五至周日3天单日客流量都在百万人次以上。
 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将地铁作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,截至10月31日,今年西安地铁客流量已达2.8亿人次,接近了2014年全年的2.99亿人次。为不断满足客流量增长的需求,目前西安地铁已采取缩短一、二号线的行车间距,将二号线新增6列车全部上线运营等“扩能”措施,但仍难以满足早晚高峰乘车需求。为尽可能方便市民出行,从2015年11月15日开始,西安地铁已经启用地铁常用的“越站”行车方式,进一步加快车辆周转速度,尽力保障乘客快速出行。
  随着地铁低碳环保、快捷方便的社会效应逐步显现,近年西安市不断加快地铁建设进度。目前西安市在建的地铁三、四号线和一号线二期工程,正在稳步推进。预计今年年内,地铁三号线将实现长轨贯通,设备安装及装修全面展开,明年年底将建成通车。今年四号线全线将具备盾构始发条件,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暗挖区间初支将力争完成过半。同时,五号线一期工程将力争年内启动建设,六号线也将在明年上半年开建。预计2018年西安市地铁通车里程将达200公里。
  随着地铁建设稳步推进,目前西安地铁建设、运营、开发“三位一体”的发展态势逐步朝着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集约化的方向前进。结合远景规划,未来西安地铁总规模将达到15条线
  路,总长度652公里,日运送乘客1188万人次,占公共交通出行的46%。新线网将覆盖西安、咸阳、西咸新区800多平方公里、1000万人口区域,为我国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建设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  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日趋完善
  “随着公共自行车的投用,我感觉生活有了质的变化。”住在咸宁路上的王德义老人告诉记者,过去到兴庆宫公园晨练,他经常坐公交,但早高峰时段上班的年轻人很多,车辆非常拥挤。公共自行车开通后,现在他每天早上骑公共自行车,虽说同样免费,但从他骑上车开始就已经在锻炼了。王大爷高兴地说;“骑上久违的自行车,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。”
  “公共自行车和公交站、地铁站衔接,我感觉非常方便,选择也更多。”住在桥梓口附近的王昊介绍说,地铁二号线开通之前,他从桥梓口坐公交,然后在钟楼倒车就可以到位于玄武路上的单位。地铁二号线开通后,他从桥梓口坐公交,在钟楼换乘地铁到单位。有了公共自行车网点,他不用在桥梓口等车了,出门租一辆自行车,不到10分钟就可以骑到钟楼坐地铁。“骑自行车省去了等公交车的时间,路上还不受堵车影响,其实比坐公交更快。”王昊说,坚持半年多了,他感觉自己走长路不喘,上楼腿也有劲儿了。同事们说,他肚子小了,气色也好了。
  “公共自行车系统自投用就深受市民追捧,目前全市开卡量已经突破30万张,日使用量达40万人次。”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紧抓“公交都市”建设契机,西安市积极构建“公交+慢行”的绿色健康出行模式。积极落实市委、市政府这项惠民工程,2013年12月西安市首批8000辆公共自行车正式上线投运。经过不断完善,目前全市已建成投运服务网点1146个,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30399辆,服务范围覆盖经开、曲江、高新、莲湖、新城、碑林、未央、雁塔、长安、浐灞、大兴新区等12个区县、开发区,服务面积达到315.65平方公里;同步建成公共自行车智能调度、远程视频监控、OA办公自动化、数据管理后台、网站微信微博交流、手机APP智能查询系统、热线客服等8大服务系统。
  “按照三年规划,今年西安市将再添1万辆公共自行车,并新增20个大容量闸机式服务网点,让市民租、还车辆更方便。”随着建设进度不断加快,未来西安市将建成2000个服务网点,投运5万辆公共自行车,实现重点核心区域服务半径300米,人流相对密集区域服务半径500米,一般地区服务半径1000米。通过不断完善网点拓展服务区域,增加车辆投放、方便市民出行,让公共自行车出行率提高至15%。
  随地铁、公交、微型公交、公共自行车之间实现“无缝连接”,西安市已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、常规公交为网络、微型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为补充“四位一体”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客运体系。依托内联外接、四通八达的全国一流路网,借助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,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与长途客运、机场、国铁联系日趋紧密,甚至实现零换乘,西安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、更加快捷。生活更舒心不但提升西安人的幸福指数,也进一步增强了西安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。
 
相关阅读
 
图文信息
最新信息
推荐信息
出行资讯
Copyright © 2012 - 2020 交通出行网 公交查询信息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11022796号

电脑版 | 手机版